浅谈合一灵修的神学基础与灵修方法

2024-09-12   清风   阅读量:329 支持TA

 

导言

 

基督宗教的灵修学,其目的是为帮助人修持身心,以便达到天地人合一的终极圆满。更具体些来说,灵修学旨在使天主子女的生命积极成长和发展,而到达与天主合一的完美状态。梵二大公会议后的灵修学,更集中心力来强化和加深「天人相通」的体验,并因此而增进团体人际间的交流和共融。1974年所召开的亚洲主教会议,在提及信仰与灵修的本位化时特别指出:「地方教会应该降生在人民中间……」。 

 

结合以上观点,本文将依据梵二会议的精神,阐释合一灵修有关「合一」的神学主题,并介绍如何运用中国文化中的「合一原理」去实践灵修的具体方法。

 

 

第一部分:“合一”灵修的神学依据

 

一.圣三神学内的合一思想

 

天主的神性生命是无限而绝对的,祂是出现于「永恒之现在」的事件,超越人类语言所能把握的,只能以类比的方法说明祂的内在富饶。只有透过耶稣基督和圣神的光照,圣三的奥秘才能渐渐地启示出来。

 

天主是爱,因为祂的本性即是爱。在天主圣三内,圣父爱圣子,圣子爱圣父,二者之间的相互爱慕产生圣神,这就是尼西亚—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所确定的:“我信圣神,祂是由圣父和圣子所共发”(DS805)。 圣父是这绝对爱情的给予者,圣子是这爱情的接受者,圣神是这爱情的合一者。天主从创造的开始就愿意人分享自己的神性生命,并且不断地把自己启示给人。

 

人的渴望是无限的,但有限的事物并不能满足人的欲望。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体验到,单凭个人的能力无法进入天主无限的生命中。人所渴望的是一种白白的赏赐,除非天主自我给予、自我通传,人的渴望无法得到实现。

 

天主邀请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正是祂创造计划的目标,这召叫从内在塑造人的本性,因此,人本身就具有一种对无限事物的渴求。由此可见,人存在的基本渴求已指出了天主的自我通传。天主的自我通传更借着耶稣基督清楚地显示出来,「天主因祂的慈善和智慧,乐意把自己启示给人,并使人认识祂旨意的奥秘。因此人类借成为血肉的圣言基督,在圣神内接近父,并成为参与天主性体的人」。

 

在基督内,我们已被召叫,进入圣三的圆满共融中,并成为祂的居所。主说:「谁爱我,必遵守我的话,我父也必爱他,我们要到他那里去,并要在他那里做我们的住所」(若14:23)。

 

教会在感恩的祷词中回应主的邀请说:「啊!我的天主,我所钦崇的圣三,请帮助我完全忘记自己,为能在你内定居,使我的灵魂好像进入了永恒的安宁和恬静。啊!我那永远不变的天主,没有什么能扰乱我的平安或使我离开,反之,每分每秒都要使我更进入奥迹的深渊……」。

 

 

二.降生奥迹内的合一思想

 

「圣言成了血肉,居住在我们中间」(若1:14)。

 

教会初期,如何解释耶稣的天主性与人性的结合,成了教父时期基督论反省的焦点。尼西亚第一届大公会议到君士坦丁堡第三届大公会议,大公教会有关基督论的训导愈来愈明朗化:「降生」意含降生的基督是神,祂与圣父同性同体(DS125);祂是人,因为有人的灵魂(DS159),祂是神,因为有神的位格(DS250)。耶稣基督的两个性体,即天主性和人性,在同一神性位格内结合为一(DS300-302),这种结合又被称为“属性交流”(communicatio idiomate)。所以,基督不仅有神的意志,亦有人的意志(DS553-559)。

 

天主教神学家拉内对“二性一位”的解释更注重和强调人的内在特征,并从动态的超验神学出发,诠释这种结合。按照拉内的看法,「降生」奥迹中深藏着人与神两者之间的相互倾向,是圆满而巅峰地结合的时刻。简言之,就是人的「自我超越」指向天主对人的「自我通传」,而后者正是对前者的补充。由于天主是爱,所以天主本身也具有把自己启示给人的特质。人的自我超越与天主的自我通传可以相会,也可以达到绝对而无可逾越的巅峰。事实上,这种天人合一的状态就是「位格结合」的奥迹。因为在基督身上,人对天主的开放达到了极点,而天主的自我通传也能随心所欲,毫无阻碍的传达给人。为此可以说,在降生奥迹中,人与神其实已经结合为一了。

 

教宗本笃十六世在《纳匝肋人耶稣》一书中,对耶稣和天父的关系做了生动的阐释。他首先提到了旧约先知的代表性人物——梅瑟,指出在所有先知中,梅瑟那独一无二的特质就是与上主「面对面」的来往,就像朋友一样,他曾经和天主面对面地说过话(出33:11)。梅瑟最重要的特质不在于在《旧约》中记载的关于他所行过的一切奇迹,也不在于他曾经引领以色列人从埃及穿越旷野,进入上主预许福地的门槛,更不在于整个过程中所行的一切事迹及所受的一切磨难。他最重要的特质在于,他曾经和上主像朋友一样对谈过。只有这样,他所做的一切才得以实现,也只有这样,贯穿整个以色列历史的法律才得以形成。

 

出谷记还记载了梅瑟与天主来往的另外一个奇特经验。梅瑟祈求说:「求你把你的荣耀显示给我」(出33:18),天主却没有答应梅瑟这个要求,而是说:「我的面容你决不能看见」(出33:20),为此,上主叫梅瑟躲在附近的岩洞中,当上主经过时,祂就用自己的手遮盖梅瑟,直到祂经过为止:「你将看见我的背后,但我的面容,却无法看见。」(出33:21)。

 

梅瑟的这段神秘经验在犹太人的救恩史及基督宗教神秘论中,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这段记载会引起读者的思考,人在其生命中与上主的碰触能达到何种程度?梅瑟虽然能够身处于上主附近的云柱中,与上主像朋友般交谈,但仍不能直接的看到上主的真面容。于是,以色列子民对于梅瑟的预言,即「由你兄弟中,为你兴起一位像我一样的先知」(宗3:22)充满更大的期望,期待那位最后的先知,即“新梅瑟”,能够真正直接的看到天主的面,而不只是仰望着上主的背后和祂的说话。

 

圣史若望在其福音的序言中曾经提到:「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,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,身为天主的,他给我们详述了」(若2:18)。在耶稣身上,新先知的预言已经实现了。梅瑟不能的事,在耶稣身上都实现了。祂生活在上主的面容前,不只是以朋友的身份,而是以子的身份,祂活在与父合一的最深处。

 

通过梅瑟和耶稣对比的描述,仿佛为我们揭开了奥秘的面纱,让我们得以窥见耶稣作为子的存在奥秘。耶稣的祈祷是子与父之间的交谈,耶稣的人性意识、意愿以及灵魂,都参与其中,透过人性的祈祷而得以参与到子和父一体的关系中。只有从这一点,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在新约中所遇到的耶稣,所有关于耶稣的言语、事迹、苦难、光荣的基础都根植于此。

 

 

第二部分:中国文化中的合一理念

 

一.中国文化里的合一思想

 

在中国文化的思想中,有一个极为生动传神的图像——阴阳太极图。整个太极以圆形表示一个整体,圆有无始无终、周行不息之意。圆中又分黑白两部分,白色代表阳,黑色代表阴,但二者并非绝对的,因白中带有黑点,黑中也含有白点,表示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。阴阳两半是以一起伏的曲线结合在一起,阴阳相交极富动感和交流感。

 

这个富于动感的太极图,也许可以类比的应运在天主圣三奥秘的解释上:太极的整体代表无始无终、永远现在的唯一天主。 ——象征父,爱的给予者,代表阳刚之爱,但在阳刚中也抱阴柔,即在爱的给予中接受。阴——象征子,爱的接受与答复者,代表阴柔之爱,然而在阴柔中也含阳刚,即在爱的接受中也有给予。因为爱与被爱、给予与接受原是一个爱之奥秘的两面,是一个互动的生命,没有阳也就没有阴,没有阴也就没有阳。阴阳是相生相成的,父子的关系也是相生的。阴阳相交合一的动力,就是天主第三位圣神的象征,是爱的奥迹合一的面目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任何图像都不能完整地表达出天主圣三的完美奥迹;同样,太极图也有其限度,无法表达出天主圣三在永恒内的起源问题。

 

 

二.合一灵修中的合一原理

 

合一原理源自于中国古代对于天地运行规律的智慧总结。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,人们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积累出来“相其阴阳”的生产经验,认识到向阳者丰收,向阴者减产的道理。殷周之际形成的《易经》是首次关于阴阳观念的有系统展现。《易经》虽然没有提到“阴阳”的概念,但却用“一一”、“一”两种不同的符号表达了阴阳观念。

 

阴阳是指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,山有阴面和阳面,人有男和女,月有圆和缺,一日有白天和黑夜,一年有寒冬和炎夏,磁场有南极和北极,电子有正极和负极。这些事物的对立与转化,是此消彼长,此进彼退的。在某种条件下,一方还可以向对立的一方转化。这种动态转化的平衡,正是天地运行的重要发展规律。先贤们认为天、地、人三才就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,这两者是一个整体,它们同时并存,并行不悖,没有绝对的分别与对立,它们相互依存、对立、转化,维持宇宙的平衡。

 

基于这种宇宙运行的规律,合一灵修把此规律运用在灵修的实践中。这种规律被总结为合一原理,即:平衡、转化、合一。

 

 

三.合一原理在灵修生活中的应用方法

 

1.「身心灵」的概念在现代灵修中的重要性

20世纪60年代身心灵概念于美国兴起……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传统,尤其是从东方哲学和宗教中汲取灵感,带动了国际关注“身心灵”的潮流。“身心灵”三个字的字面意义分别是:“身”,指躯体;“心”,即心理,主要指情绪;“灵”主要指精神或精神状态,即人的意识、思想、思维活动等。换言之,身心灵分别指自己与自己、自己与他人、自己与世界的关系。在现代灵修中,“身心灵”注重的是三个层面的统一与和谐,将人视作身心灵的统合体,以达到整体的健康与灵性的发展和成长。

 

2.合一灵修关于「身心灵」所涉及的八个层次

合一灵修在对生命经验的体验反省之后,在身体、心理、灵性的基础上,更加细化了心理和灵性的部分,总结出八个层面。这八个层面分别是:身体、情绪、价值、需求、信念观念、情感记忆、需要和期待、真我渴望。这八个层面更具体地呈现出人的生命状态,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为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定位。

 

从这八个层面对人性的理解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耶稣的人性,以及透过祂的人性而认识祂与父之间的内在奥秘。「耶稣以子的身份和父为一体,人性耶稣的灵魂透过祈祷而得以参与和父的关系」。 耶稣人性的这八个层面,正是祂祈祷的内容,也是祂进入与父深度合一的动力点,祂的人性向我们启示了进入天主内在奥秘的道路。借着祂启示给我们的这条道路,我们也将带自己脆弱的生命,走向真理,走向天主永恒的爱与合一中。

 

3.合一灵修八个步骤拨动不平衡的动力转化

根据平衡转化合一的规律,平衡就会转化,不平衡就会带出张力。面对张力,觉察、承认、接纳、表达这份张力,张力就会自动转化;转化之后,就会对张力有新的反省、辨别、选择、行动。这转化之后的动力就是合一的动力。觉察、承认、接纳、表达、反省、辨别、选择、行动,这八个步骤是平衡转化内在动力的规律,这规律是宇宙运行的法则,正所谓「道法自然」「天人合一」的思想体现。

 

这合一原理运用在人与自己,人与他人、人与社会的关系里,都可以帮助人从不平衡的关系里转化。放在灵修操练的功课里,这原理也可以在人性八个层面的任何一个层面来切入,从任何一个不平衡的点转化,进入到与天主爱的关系里。

现在,我们用八个层面之中的「渴望」来看看合一原理的运用。人心渴望无限,渴望超越自我,人总没有放弃这份对无限的追求,于是人有了各种的尝试,修炼成仙、轮回转世、长生不老药……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使人陷入更深的失落里。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可以用「阴」来代表,「阴」象征着人在其存在性的痛苦里苦苦的挣扎。

 

「觉察」使人发现自己的状态,帮助人从这份存在性的痛苦里醒悟,人意识到自己与神之间的距离无法超越,人不得不「承认」自己的有限,也「接纳」了渴望无限带给自身的张力,人开始在祈祷中「表达」自己的渴望:「主啊,除非找到你,我们的心无法得到安宁」。

 

「圣言成了血肉,居住在我们中间」(参阅若1:10),祂来是为使我们获得生命,而且是更丰富的生命(参阅若10:10)。因着耶稣的到来,天主进入了人类的历史,可以说,人类的处境从此由「阴」转化为「阳」。借着启示和「反省」,人类认识到由于骄傲而失去的爱,借着耶稣基督而重新获得。在真理之神的护佑之下,人更清楚地「辨别」出「在天下人间,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的」(宗4:12)。「主,唯你有永生的话,我们去投奔谁呢?」(6:68),于是,那些「选择」跟随主,接受祂救恩的人就形成了教会团体。教会在不断地领受爱和传扬爱的「行动」中,成为天主临在于世间的标记和人类得救恩的团体。

 

这个人类在渴望中不平衡的经验,借着耶稣基督带来的救恩获得转化,使这份深植人心的渴望,在教会内,借着圣神,与天父共融合一。因此,从人类这个转化的经验可以得出结论,合一原理这一原则可以通过八个步骤拨动不平衡到平衡转化的动力。放在灵修生活具体的境遇里,同样可以使「阴」转化为「阳」,使人从与主背离的动力转化为在爱中与主合一的动力。

 

结语

 

回到圣三、降生、合一的奥迹里,再次激起人类的内在渴望和热情。事实上,奥迹本身带领我们进入无限深邃的爱与合一中。然而,我们的灵性生命常常因人性的软弱,无法看到天主的光芒,以至于无法与天主合一。不过,合一灵修给我们提供了方法,可以帮助我们在信望爱三德中与主相连,也与人相连;同样,也帮助我们在灵性的黑夜里,觉察到那位临在黑夜里的主,承认并接纳祂在黑夜里的爱,与受苦的祂合而为一。

 

从教会对灵修本位化的训导中,不难看出,「合一灵修」是在经验的层面上运作的,因此,它不是一套理论,更不是一种规则,而是基督宗教的灵修迈向成熟的过程。这一过程实现了两方面的整合,一方面把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整合到中国文化中,另一方面也把中国基督徒的灵修经验整合到普世教会的生活中。这个整合的过程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不容忽略,一方面是忠于中国文化里思想和智慧,另一方面要忠于基督宗教的灵修传统和教义神学。因此,「合一灵修」在教会灵修的传统中,融入了中国文化里的图像与智慧,不仅让国人感到亲切,同时也以充满灵动的东方灵修方法回馈普世教会,相信必会有其独特的贡献和价值。

 

 

 

 

参考书目

若瑟·拉辛格,《纳匝肋人耶稣》,台南闻道出版社,2002年。

陈文裕,《天主教基本灵修学》,台北,光启出版社,1988年。

辅仁神学著作编译会,《神学词典》,台北光启社出版,1996年。

谷寒松、赵松乔合著,《天主论·上帝观》,台北光启社出版,1980年。

刘赛眉,《基督与救赎》,香港,圣神研究中心,1985年。

欧迈安著,蔡秉正译,《灵修神学》,香港,生命意义出版社,1989年。

潘永达,《拉内的超验基督论》,载于《神学论集》,79,1989年。

梵二文献,《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》。

梵二文献,《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》。

邓辛格(编),施安堂译,《天主教教会训导文献选集》,1965年。

河北信德社,《天主教要理》,1998年。

 
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天主教邯郸教区”、“本站讯”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。内容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
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教区或本网站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凡教区、堂区或个人投稿,版权虽属本网,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。